当艺术家聚在一起谈论城市发展时 他们都说些什么

“城市·艺术·发展:城市温度”中国新加坡当代艺术交流展正式开幕,8位中新艺术家讨论城市发展面临的共同问题。

21世纪是城市化与迁徙规模达到史无前例的时代。一项联合国的研究预测,到2050年全球70%的人口将生活在城市,如何实现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宜居和适应能力,将会是21世纪人类面对的一个重要社会课题。

而在亚洲,一些城市还有更宏大的目标——成为全球城市。“就和早期的现代国家一样,新兴国家的城市开始承载财富、权力和名望的民族野心。发展中国家的主要城市已经成为规模巨大的政治投资、经济增长和文化活力的中心,因此它们业已成为那些国家争取全球影响力的场所。”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社会文化人类学教授Aihwa Ong在《全球性城市:亚洲实验和成为全球城市的艺术》(Worlding Cities: Asian Experiments and the Art of Being Global)一书中这样写道。

上海和新加坡正是这样的两座城市,它们已在全球城市的版图上有了自己的一席之地,但在城市发展上,它们在各自独有的实践之外亦面临着一些共同的挑战:交通拥挤、住房紧张、环境污染……如何建设一个长期可持续发展且适宜居住的高密度城市,是这两座城市亟待解决的问题。

而作为这两座城市的居民和观察者,上海艺术家和新加坡艺术家会如何谈论他们身处的城市?

9月9日,“城市·艺术·发展:城市温度”中国新加坡当代艺术交流展在上海大韵堂艺术馆开幕。该展览基于新加坡国际基金会“公益艺术”的项目理念发起,旨在通过艺术来提高人们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分享实践经验,从而为社会带来积极影响。

此次中新当代艺术交流活动中新双方各选出4名艺术家,于2016年3月启动中国艺术家访新交流之旅,拉开了为期6个月的以“城市温度”为题的艺术交流活动的序幕。期间,中国艺术家到访了多家展示新加坡文化、生活及创新发展的机构和组织,如新加坡国家美术馆、厨尊美食广场、OH! Open House和新加坡市区重建局。

继访新之旅后,新加坡艺术家于6月来到上海回访,先后参观了上海大韵堂艺术馆、上海理工大学动画与公共艺术系、上海公共艺术协同创新中心及上海城市规划展览馆,与上海各艺术社区进行艺术讨论和交流。另外,中新两地社区志愿团体的参与成为此次艺术家们创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亦是此次交流活动的一个重点。

艺术家们在展览现场合影。图片来源:新加坡国际基金会

艺术家在观察城市问题时有怎样不同的视角?林宜谦指出,新加坡社会正在面临人口老龄化、社会包容性下降和全球化危机等诸多挑战,艺术家们往往更为敏锐地观察到这些现象。他注意到,无论是新加坡艺术家还是中国艺术家都对影响市民生活的因素非常敏感,且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他们的观察。

“我认为这就是艺术的美妙之处——艺术家发挥才能,用美丽的方式表现不同的主题。他们通过这样做来鼓励人们改变行动。我认为这是每一座城市都需要的,不仅仅是新加坡、上海,还有印度的城市、印度尼西亚的城市,甚至是美国的城市。每座城市都有相似的问题,而艺术家要做的就是表达这些问题。”他在接受界面文化的采访时表示。

傅军承认,艺术家无法承担解决现实问题的重担,但他们是社会中最为敏感的一个群体,他们要做的,是提出问题,带动公众思考,号召所有人为城市发展提供智慧。“艺术如果做得足够高明,会调动起每个人心中的自律和自觉。”她说。

在两国艺术家的交流过程中,傅军注意到了两国艺术家的不同侧重点:中国艺术家基本上以绘画为主要创作形式,关注城市环境、城市历史和城市居民,而新加坡艺术家无一例外地采取装置艺术的形式创作,且非常强调公众参与互动,通过这样的方式带动普通民众和弱势群体的参与。

“新加坡艺术家在交流时提到,中国艺术家为什么这么关注历史、传承?”傅军说,“因为新加坡建国史比较短,他们没有历史的包袱,是一个年轻的岛国,所以新加坡的艺术家更想用艺术的方式带动民众一起参与改变现状,一起思考城市发展。”所谓的历史包袱,既有艺术形式的框定(比如毛冬华和宗锡涛采用水墨画的形式创作作品),也有传统对当下施加的影响,但傅军认为,上海艺术家能够在寻找差异的同时迅速吸收别人的优点。

“城市温度,这里所说的温度不是指物理意义上的物体冷热程度,而是专指一个城市人文的温度。”傅军是这样解释本次艺术展主题的。这也正是两国艺术家想要告诉我们的。

“城市·艺术·发展:城市温度”中国新加坡当代艺术交流展将于9月9日至25日在上海持续展出,并于2017赴新加坡展出。

【新】陈淑芳 承诺 2016年

摄影:林子人

当我们用漂流瓶祈愿时,我们是否想过自己需要做什么?新加坡视觉艺术家陈淑芳采用漂流瓶的概念设计了一系列形状怪异的玻璃瓶,邀请观众在纸条上写下自己的承诺,承诺通过日常行为创造一个可持续发展的都市环境。然后将这些承诺放入玻璃瓶中,成为艺术品的一部分。

【中】毛冬华 水墨研究系列 2015年

水墨研究系列之外滩和平饭店。摄影:林子人

毛冬华在传统水墨技法上的创新在此次展出的上海外滩建筑系列中表现得淋漓尽致。氤氲水墨中的西洋风格建筑,呈现出一种特别的凝重宏伟的写实,反映了当代生活的审美体验。

【新】黄炜琪 饮水思源 2016年

摄影:林子人

黄炜琪崇尚绿色环保的“回收艺术”,并将该理念融入其作品和日常生活之中。本次展出的作品《饮水思源》,由上海飞叶艺术特殊儿童教育和上海星语智能训练中心的学生,及新加坡宏茂桥地区居民参与制作,使用废弃布料和塑料垃圾盘成钟乳石和石笋形状的装置,寓意“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号召民众重视废弃物回收再利用的问题。

【中】杜海军 城市地铁系列  2016年

城市地铁系列之城市地铁F。摄影:林子人

杜海军从2015年开始进行“城市地铁系列”的创作。运用中国画的写意手法描绘车厢内的场景,讲述大都市中的群像故事。

【新】李治强 晾衣 2016年

摄影:林子人

新加坡青年艺术家李治强注意到新加坡和上海两地的居民喜欢将洗好的衣服晾在室外,从中获得灵感去研究人们的文化认同理念、消费主义理念和生态足迹与影响。该作品由来源于服饰的废弃塑料改造而成,仿佛干洗店内清洁完毕的、由塑料外罩包裹起来的干净衣物那般以排山倒海之势挂在空中。

【中】张月 城市记忆系列 2016年

摄影:林子人

张月收集了上海城市废墟中的门窗残件,将它们作为画框。她笔下的水墨人物与这些老旧门窗叠加在一起,形成了一种奇特的张力。

【新】谢铮莹 生命驻地 2016年

摄影:林子人

作为城市居住的最小生活单位,房屋承载着城市居民的生命与梦想。该作品包含不同的房屋模型,不代表某个具体城市,而是像孩子画的梦幻小屋。作品中的一小部分由上海飞叶艺术特殊儿童教育的学生参与修饰。

【中】宗锡涛 昆虫系列 2012年

摄影:林子人

草虫一直是中国传统文人画的重要主题之一,宗锡涛用大画幅来描绘蟋蟀的种种细节,将这一淹没在城市喧嚣和巨大尺度的生物活生生地展现在观众面前,意在通过对微观昆虫的宏大处理使观众对当下城市环保产生思考。

猜你喜欢